養老金的計算是根據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退休前上年度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的,其中每一項因素都是互相關聯,也是不可或缺的,有的可能對基礎養老金的影響比較大,比如繳費基數、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等,有的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都有影響,比如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退休年齡等。
如果在繳費基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提前5年或者退后5年**退休這個差距是比較大的,但是由于每年的繳費基數不一樣的,所以繳費基數也是不可能不變的,但是作為在崗職工,是按照本人的實際工資來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在本人工資不變的情況下,繳費基數可能變化是不大的。但是計算養老金時不管繳費基數怎么變化,主要參考的是平均繳費指數工資,所以按照平均繳費指數工資來計算,每一年的繳費基數被平均以后,實際上沒有什么變化的。
如果平均指數工資都是4000元,分別在50歲、55歲、60歲**退休,我們可以看出養老金的變化有多大,當然這只是一個模擬的計算,數據是不準確的,但是計算方法是準確的。按照50歲**退休,平均繳費基數為4000元,假如50歲是繳費15年,那么計入個人賬戶的資金余額為57600元,假如退休前一年的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那么每月的基礎養老金為67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為295元,每月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970元。
當繳費基數不變的時候,選擇55歲**退休,繳費年限超過5年,總的繳費年限為20年,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按照10%的比例增長,這時的職工月平均工資由每月5000元增加到了7500元,每月基本養老金1150元,個人賬戶增加76800元,個人賬戶月養老金452元,月養老金總額1602元,比50歲退休月增加632元。
如果按照60歲來退休,平均繳費基數還是4000元,但是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按照每年增加5%來計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1000元左右,繳費年限已經可以繳費25年了,每月基礎養老金為1875元,個人賬戶資金余額變成了9600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691元,每月養老金總額為2566元,比按照55歲**退休的1602元,每月增加養老金964元。
由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50歲申請退休,因為繳費年限只有15年,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不高,和55歲**退休相比,養老金的差距為632元,60歲**退休,由于職工繳費年限增加的了10年,個人賬戶也在增加,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增加幅度也比較大,所以養老金比按照50歲退休每月增加了1596元,是50歲**退休的2倍多,比55歲**退休每月也要增加了964元。
養老金是根據上年度的標準嗎
退休養老金計算中基礎養老金是按上年度省市自治區級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而不是市上年度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1、基礎養老金=(全省市自治區級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溫馨提示:晚5年退休養老金差距取決于你的平均繳費指數,因為養老金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相關閱讀: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怎么計算退休領取養老金金額單位養老金沒交夠15年可以補繳嗎養老金交15年和20年的區別退休后就能領養老金嗎